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

[吾族之光]聯合報採訪良正宗長

退休志工4聲道 泰公主、伊東豊雄都曾聽他說故事

2016-04-03 03:09 聯合報 記者邱奕寧/台北報導


公職退休的何良正投入古蹟志工18年,從保安宮、孔廟一直當到文獻館志工。國、台語導覽不稀奇,英、日文也難不倒他,曾接待過泰國公主,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來台,也聽他說故事。
70歲的何良正過去擔任公職,一輩子沒出國留學,卻靠著自學說了一口流利英、日文。他年輕時曾到國外體驗為期一周的「homestay」,在當地人的帶領下,了解旅遊書上沒寫的常民文化,未料在台接待外國家庭時,他驚覺自己不了解台灣。
「我想重新認識台灣。」何良正說,當年帶著遊客走訪龍山寺,英文很好的他,卻一時不知道如何介紹觀世音菩薩。他18年前開始接觸文獻館,熟讀資料,並先從國語開始導覽,至今不只4聲道,還考取導遊證照。
導覽18年,何良正認為,每天都是新的挑戰,四種語言的導覽中,又以看似平常的台語導覽難度最高。
他舉例,「屈臣氏大藥房」的台語要如何發音?許多地點用台語常常讓人無法理解。
因為外語流利,何良正說,若有貴賓來台,外交部也習慣媒合他來擔任導覽員,但外文導覽最大的難處在於,「擲筊」、「解脫」甚至「祭解」等台灣佛道文化中特有的詞彙,要讓外國人了解並非易事,他說,關鍵在當個會說故事的人。
何表示,去年8月泰國公主來台,他帶著公主參訪龍山寺與保安宮,講解台灣的佛道文化,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來台期間,也由他出面講解廟堂建築。何良正認為,台灣文化無論如何翻譯,要讓外國人了解還是得多花點心思,因此他每次帶完導覽,總是習慣問外國人是否理解,再逐步修正導覽內容。
服務18年,何良正對台灣文史古蹟已有一套心得,他透露,坊間沒有古蹟專有名詞的外文對照,目前正在整理他的外文導覽心法,期待有機會集結付梓,介紹台灣文化。

[原文]退休志工4聲道泰公主、伊東豊雄都曾聽他說故事| 要聞| 聯合新聞網


文獻館的導覽高手何大哥可以流利地用國、台、英、日四聲道導覽,可是他覺得台語才是最難導覽的語言。
小編採訪的時候好奇問他,台語難在哪裡?
何大哥開口就難倒我了,他的問題,「屈臣氏大藥房」台語怎麼說?有粉粉會嗎?

[原文]聯合報-台北

貼文:台灣奇輝公派下何氏宗親會秘書處 何基睿